單元式制造,是指在一條生產線或一個機器設備單元內,由本生產線或生產單元的操作工生產多種產品或零部件的生產制造過程。
一個流(OPF)生產方式是按產品類別布置的多制程生產方式,產品在生產過程中實現單件流動。
準時化生產方式(JIT)中,為縮短制造過程時間,需要工序的流暢物的方面,生產的零件不是成批轉送,應該一個一個地傳送。即“一個流”的生產和搬運,推行各工序的同期化生產,實現工件在流動中被加工。這樣做可以消滅加工品的停滯,縮短交貨周期,降低生產成本。 "單元式制造"的特點與"一個流"相同,但更多是從設備的布局規劃角度,即設備的方面來說的。
單元式制造的特點
1、無后續組裝和加工工序
在精益單元中不會產生下級組裝件。如果產品結構定義要求下一級組裝,可以將下級組裝在單元中合并入此單元終產品組裝工序。
2、單件制造
單元式制造要求單元內實現單件制造,即在單元中無產品隊列,各生產設備或人工操作按照訂單需求調整生產速度并進行協調,消除生產瓶頸。
3、靈活布局和操作區域接近
單元式制造規劃的一個主要目的是能根據產品需求靈活調整生產輸出。要做到這一點,必須合理分配單元人力。U形和J形的單元布局可以使操作人員工作時背對背或肩并肩,有助于增強單元內各項操作時的人員活動性,因此是常用的單元布局。傳統的線形布局用于長生產線,工人不能轉身立即從事其它操作,因此靈活性較低。
4、多任務操作
在合理的單元布局中,工人可以作多種專項產品加工,或者處理物料等。這種變化可以有效避免工人長時間在固定位置反復從事單項操作的疲勞,同時可以節省人力成本。
根據精益原則,傳統的工廠按制造功能分類布局由單元式制造布局代替。在沒有足夠制造功能作單元式布局或難以單元規劃時,可用拉動式制造方式代替單元式布局。關鍵測量參數:在制品(Work-in-Process:WIP)庫存水平。這個參數應隨精益化過程逐漸下降。